学生学校

教学活动

黄春:在四中怎样长大 | 北京四中大讲堂(雄安校区·第51讲)


2024-10-14 385



北京四中大讲堂

第51讲

在四中怎样长大


主讲人:黄春

北京四中雄安校区校长

北京四中雄安校区家长学校校长

图片

讲座现场

北京四中雄安校区为学生们规划了独特的成长路径,明确了学生要做的十八件事,这些事项涵盖了学习、社交、实践等多个方面,旨在培养杰出的中国人。

10月9日,北京四中雄安校区校长黄春在大讲堂深入阐述了学生要做的十八件事,不仅为学生们指明了全面发展的道路,也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了宝贵的教育指导,引导他们共同成长为“四中人”。




在学习方面,读书要读各种书,读各领域的经典书;写作是最好的思考,要坚持书写多种文体,争做范文;研究则要像科学家一样,开展多领域PBL学习。

知识拓展上,我校具有丰富的讲座资源,学生要参与听讲、演讲,要积极与导师、父母、学者,开拓自己的“零基础”领域,每一门选修课都是你打开世界的又一扇窗户。




每个人都需要在实践中完成自我的社会化。行走包括人文游学、周行十里阅尽雄安等多种形式和地点;在四中,服务方式多样化,并有明确的时长规定;通过劳动锻炼塑造男生要伟岸,女生要挺拔的体质体能要求。

社交与个人发展也至关重要。交友要定期结交不同类型朋友;社团是未来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生活单位,要参与并坚持,争取成为骨干或自主组建社团;通过多种方式培养领导力,成为有益于集体的人;要定期挑战自我,包括体能、胆量等多方面,并争取不同层级的获奖,优于我心,秀给自己;经常去尝试你未做过的事情,并坚持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做成自己的习惯,去遇见更好的自己。


北京四中雄安校区初二(1)班李蓝一为黄春

颁发“北京四中大讲堂演讲纪念证书”

北京四中雄安校区通过一系列创新的教育策略,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全面而多元的成长环境。这些成长路径不仅注重学术知识的深入掌握,还强调社会实践和社交技能的培养,致力于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从而真正实现“在四中,缓慢而优雅地长大”

学员随笔

初一(3)班纪云宝:听完黄校长的讲座,我深有感悟。在学生成长的十八件事中,每一件皆是成为一名合格四中人的必为之事。黄校长的谆谆教诲告诫我们,身为四中人,当腹有诗书、体魄强健,力求“文武双全”;要敢于突破自我、勇扛责任。这种改变于当下的我而言,或许确有挑战,然而,若能持之以恒,必定能够破茧成蝶。没错,最为关键的便是坚持,唯有坚持步步前行,方能做到“积跬步以至千里”。

家长学校学员熊俊丽:犹记得初次聆听黄校长的讲座,那是在一个寒冷的冬日,如春风拂面,启我心扉。如今春去夏至,每次聆听依然心潮澎湃,耳畔总有声音回响:“这就是真正的教育。”这正是创校校长王道元先生所倡导的“厚其积储,以大效于世”。无论是学生成长的18件事、家长成长的18件事,还是教师成长的10件事,桩桩件件,皆心系孩子之未来。在四中这片沃土上,孩子们可以勇敢地做自己,学生向校长颁发讲堂纪念证书。在这里,阅读、交友、行走,不仅强健了精神,也锻炼了体魄,孩子们从初次尝试到愿意挑战更长的距离,每一步都见证了他们的成长。在这里,坚持、尝试、选修,孩子们自由地开拓着他们的认知边界。锻炼、研究、社团,他们的思维在这里碰撞出火花,男生挺拔女生伟岸生长。他们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挑战、劳动、服务,争做杰出的中国人。在这里,练习领导、对话、写作,孩子们用规矩画出方圆,用智慧启迪未来。获奖、听讲、演讲,他们做自己成长的驱动轮,不断前行。作为家长,我们与四中一同努力,以人育人,共同发展,守护孩子们缓慢而优雅地成长。我们深信,在这片充满爱与智慧的土地上,孩子们定能茁壮成长,绽放属于他们的光彩。

“北京四中大讲堂”是以在校园里“开坛设讲”的方式,邀请科技、人文、艺术、体育、军事、政治等各个领域的顶尖专家,以多样的形式与学生交流自己的治学所得及生活感悟。“北京四中大讲堂”在此之前已开展50讲,旨在为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全体学员开阔知识视野、营造学习交流氛围、提升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