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沙龙(008):唤醒家庭能量场——探寻家庭教育回归本质的温暖路径
在教育的漫长旅程中,我们常常忙于纠正孩子的“错误”,却忽略了亲子关系中最本质的力量——爱与信任。本期家长沙龙我们共同探索如何用“托举”代替“教导”,用“滋养”替代“要求”,让家庭成为孩子内心力量的源泉。
好的教育不是相互彼此凝望,而是把目光投往同一个方向。
为凝聚家校共育合力,搭建家校沟通桥梁,北京四中雄安校区将于每周四定期推出“家长沙龙”活动。这里,摒弃了枯燥说教与单向灌输,家长与教师在活动中围坐畅谈,碰撞思想火花,共探教育真谛。
唤醒家庭能量场
探寻家庭教育回归本质的温暖路径
「主讲人」
家长学校 成景红
6月19日晚19:30,成景红女士与家长们分享了她在家庭教育中的深刻体悟与实践智慧。通过真实案例与情感共鸣,带领大家重新审视亲子关系的本质,为焦虑中的父母点亮了一盏温暖的灯。
Topic 1
从“教导”到“托举”:让孩子看见远方的风景
成景红女士以“小池”的故事开篇,反思了“教导式教育”的局限:当父母过度强调结果与条件时,孩子反而失去内驱力。她提出“托举式养育”——不是告诉孩子远处的风景,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发现并向往。“托举,是让孩子先看到远处的光,而不是替他们铺好每一步路。”
Topic 2
滋养内在力量:安全感是成长的土壤
通过“小越”的案例,成景红女士揭示了“平行宇宙”般的亲子沟通困境:父母关注学业,孩子渴望情感。她强调,家庭的“滋养”在于提供安全感与无条件的爱,而非仅聚焦问题。当孩子频繁出错时,或许他们需要的不是纠错,而是被看见、被拥抱。
Topic 3
无条件的爱:静待每一朵花开
成景红女士动情分享了自己与敏感儿子的十二年成长历程。从“玻璃心”到自信绽放,她用坚持与爱证明:每个孩子花期不同,父母只需提供土壤,静待花开。“无论他坚强或软弱,我都是他的妈妈。爱不是改造,而是陪伴与相信。”
沙龙尾声:回归初心
沙龙最后,家长们共同填写“初心卡”,写下对孩子未来的期待与对自己的承诺。成景红女士呼吁:“愿我们在这场渐行渐远的亲子旅行中,放手时能安心退场,因爱而无悔。”
教育从来不是单声道的知识灌输
而是双声部的生命共鸣
本次沙龙在温暖与反思中落幕,家长们望着手中一张张“初心卡”,在探讨在不断深思教育的本质。唯有以爱为底色、以信任为根基,才能唤醒家庭的能量场,让孩子在温暖中走向远方。愿我们都能成为孩子生命中的“光”,而非“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