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柱: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 北京四中大讲堂(雄安校区·第52讲)
北京四中大讲堂
第52讲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主讲人:王玉柱
雄安科学园管委会副主任
讲座现场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大学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其技术转移工作对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10月16日,雄安科学园管委会副主任王玉柱围绕“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这一主题,浅谈大学技术转移工作。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运营和技术转移是三个近似的概念。王老师在讲解中强调,专利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重要形式,为发明创造提供了法律上的保护。
中国高校肩负着把科技成果应用于现代化事业的历史使命。大学肩负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国内外许多高校在技术转移方面都有成功的经验和案例。从全球看,斯坦福大学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高地,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同时,也有一些警示案例提醒我们要重视技术转移过程中的风险和问题。
同学们积极互动
大学技术转移工作意义重大,需不断推进与优化。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布局相关平台、加强队伍建设等。以清华大学为例,制定了“4+12”项制度文件,建立队伍和资源体系。过去十年,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不断取得进展,这不仅展示了大学在技术转移方面的实力,也突显了其在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北京四中雄安校区初二(2)班马云泽为王玉柱
颁发“北京四中大讲堂演讲纪念证书”
大学技术转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真正实现科技服务社会、推动经济发展的目标。让我们携手共进,激发学生们对科学和技术的热情,为推动大学技术转移工作而努力奋斗!
学员随笔
初一(4)班李姿函:本次大讲堂的主题是《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内容涵盖了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换以及知识产权运营三个紧密相连的领域。我深刻理解了技术转移与转变之间的本质区别,以及它们各自独特的性质。此外,讲座还强调了大学的三大职责,并由三所顶尖学府为代表进行阐释。这堂课让我获益匪浅,我将更加努力学习,为加速科技强国的建设贡献力量,助力实现我国科技的高水平自立自强。
初二(1)班李辛笑:大讲堂上,王玉柱老师为我们带来了有关“大学技术转移”的精彩讲座。王老师深入浅出地为我们阐述了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以及知识产权运营之间的细微差别,让我们对技术转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这次讲座不仅增长了我们的知识,也激发了我们对未来的憧憬。通过王老师的讲解,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我们应当努力学习,积极投身于科技创新的浪潮之中,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每一位“四中人”都能够学有所成,不负韶华,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北京四中大讲堂”是以在校园里“开坛设讲”的方式,邀请科技、人文、艺术、体育、军事、政治等各个领域的顶尖专家,以多样的形式与学生交流自己的治学所得及生活感悟。“北京四中大讲堂”在此之前已开展51讲,旨在为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全体学员开阔知识视野、营造学习交流氛围、提升思想境界。
出品 | 校务办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