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知行共融”点亮未来之光 | 北京四中雄安校区2025年科学月圆满落幕
让知识扎根实践,让创新照进现实。3月14日至4月2日,北京四中雄安校区以一场为期三周的“知行共融·创见未来”科学月活动,在校园内掀起了一场科学与创新的浪潮。此次活动设计了涵盖数学、物理、生物、信息技术、艺术等十余个学科的20余项活动,既有严谨的学术探究,又有充满趣味的实践挑战。
让我们一同回顾那些令人难忘的精彩瞬间:
开幕式:当π日遇见爱因斯坦诞辰
3月14日,科学月开幕式在体育馆盛大启幕。这一天恰逢国际圆周率日与爱因斯坦诞辰,科学与人文的浪漫交织为活动定下基调。
开幕式现场
北京四中雄安校区校长黄春庄重宣布科学月正式开幕。随后,学生代表聂宇霖登台发言,其一句“真正的创新,从不畏惧失败”掷地有声,探索的热情如烈火般熊熊燃烧起来。
黄春宣布科学月正式开幕
学生代表聂宇霖发言
跨学科实践:打破边界,定义未来
数学与体育:理性与活力的共舞
开幕式后,数学组的“玩转魔方”与“数学游戏体验”活动率先登场。魔方飞速旋转的指尖智慧、数独谜题中的逻辑推演,让同学们感受到数学的趣味与严谨。与此同时,体育组的“智能跳绳体验活动”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将运动与科技结合,让跳动的数字见证青春的能量。
点击图片跳转原文 | 科学月数学主题日
物理与艺术:当光影化为创意
物理组的“胶片创意制作”活动吸引了众多“科学艺术家”。同学们用亚克力板与圆规设计出光影交错的3D模型,将物理定律转化为可视化的艺术表达。一位参与学生感叹:“原来科学实验也可以像创作一幅画一样充满美感!”
胶片创意制作
信息技术与英语:代码之力与声音之美
“计算机基础技能大赛”中,初二年级学生用代码编写出解决实际问题的程序,展现了数字化时代青少年的技术素养。
紧随其后的“科技短片配音大赛”上,同学们用英语为量子卫星、AI机器人配音,赋予科技以情感与灵魂。
计算机基础技能大赛
科技短片配音大赛
生物与美术:绘就校园树木 “知识画笺”
生物与美术组联袂打造的“绿意铭牌,校园识树”活动,将科学观察与艺术设计完美融合。同学们为校园树木制作铭牌,用科学命名自然,用画笔镌刻生命之美。
同学们将制作的树牌挂在校园中
通用技术与地理:
构建现实与视野中的绿色未来
通用技术组的“新能源房屋设计展评”则让未来的建筑师们大展身手,他们用环保材料搭建的模型,诠释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
地理组的“镜头下的地理世界”用摄影作品呈现山河壮阔,激发守护地球的责任感。
新能源房屋设计展评
镜头下的地理世界展评
北京四中大讲堂:探索自然与创新
科学月期间,两场精彩纷呈的科技讲座相继开讲。讲座从自然科学到创新实践,内容丰富,极大地拓宽了师生的视野,在校园中掀起一股科技探索的热潮。
袁振民:冷湖火星小镇计划——拯救冷湖的N种方式
闭幕式:荣耀收官,再启新程
4月2日,科学月迎来华彩终章。闭幕式上,获奖同学从老师手中接过荣誉证书,他们的创新项目——从智能家居模型到自制杆秤——成为“知行合一”的最佳注解。
此外,在雄安新区第二届“智绘未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北京四中雄安校区成绩斐然:郄卓铭荣获二等奖;乔浩轩、靳萧羽斩获优秀奖;北京四中雄安校区更是凭借出色的组织工作,荣膺优秀组织奖。
在第五届河北省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实践活动中,我校学生同样表现出色:任锦天、张时芸萝获得三等奖,齐梓尧荣获二等奖。
雄安创新科学园的科技展示环节,更让同学们近距离触摸到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科学组负责人王辉老师在闭幕式致辞中寄语:“愿科学精神成为你们一生的底色,在未来的浪潮中破浪前行!”
雄安科创中心机器狗亮相闭幕式现场
初一4班姜惋予同学分享她在科学月的感悟
王辉老师在闭幕式上致辞
北京四中雄安校区科技副校长马扬飚致辞
马扬飚在致辞中指出,雄安新区作为一座承载着未来无限可能的城市,其蓬勃发展依靠的是科技与创新的强大驱动力。如今,在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众多前沿领域,雄安新区已然站在了全球发展的最前列,熠熠生辉。在此,他殷切期望同学们能够以积极热忱的态度,全身心地拥抱科学,融入这股科技发展的时代洪流。此外,他提到,学校精心筹备的科学月活动,内容精彩纷呈、形式丰富多样。科学,本就是一个毫无边界、无比开放的领域,在这里,每一位同学都能够精准定位到契合自身的发展领域,深度发掘出令自己满怀兴趣的学科方向。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在科技领域的广阔舞台上,看到同学们大放异彩的身影。
学生心声
1
初一1班徐沛熙
我参加了这次科学月活动,感觉受益匪浅,活动过程中体会到各学科中的科技之美,也深刻感受到现在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与进步。
2
初一2班鞠雨彤
科学之月,趣味实验精彩纷呈,科普讲座干货满满。我见证了奇妙科学现象,收获实用知识,深刻体会到科学对生活的革新之力。科学魅力如磁石,吸引着我,心底探索的种子悄然萌发。
3
初一3班杜轩豪
这次科学月点燃了我对科学的热情!科学就像一把探索世界的钥匙,让我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奇妙之处。无论是镜头下的思考、显微镜里的微观世界,还是做实验时的化学反应,科学真的无处不在。
4
初一4班傅诗雯
这次科学月,创意实验不断刷新我的思维。它激起我对科学的好奇,让我意识到,唯有大胆探索,才能叩开科学之门。
在“知行共融”中培育未来栋梁
北京四中雄安校区的科学月不仅是活动的集合,更是教育理念的具象化呈现。学校始终秉承“以人育人,共同发展”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兼具理性思维与实践能力的杰出中国人。
以“知”为基,夯实学科素养
从数学的逻辑推演到物理的实验验证,从历史的脉络梳理到信息技术的代码编写,科学月通过多元活动深化学生对学科本质的理解。正如教师代表王辉老师所言:“知识不是束之高阁的理论,而是解决真实问题的钥匙。”
以“行”为径,锻造创新能力
在“新能源房屋设计”“智能跳绳数据采集”等项目中,学生亲自动手设计、测试、改进,体会到“创新源于对生活的观察与改造”。一名参与科学月活动的同学分享:“科学月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科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以“融”为魂,打破学科边界
科学月特别设计的跨学科活动,如生物与美术联名、英语与科技结合,引导学生突破传统学科框架,用综合视角看待问题。这种“无界学习”的理念,正是未来教育的核心方向。
科学月的落幕并非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北京四中雄安校区将继续以“知行共融”为舵,以“创见未来”为帆,在教育的航程中培育更多心怀好奇、敢于突破的探索者。
“愿你们永远保持对未知的好奇、对真理的敬畏、对创新的热忱,在时代的浪潮中破浪前行!”
文字 | 科学组 王辉
出品 | 文化创意中心